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
王船之美
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祭典一向享有盛名,在台灣西南沿海王船信仰圈中擁有相當的代表性,民俗學者常將其與台南縣西港鄉的王船信仰做比較,而有「北西港南東港」之雅稱。此外,當地多年來在王船建造上的成果,也為東港博得「王船故鄉」之美譽。
王船為整個迎王祭典中重要的法器,其目的在於請代天巡狩的千歲爺將瘟疫、魍魎及厲鬼帶走,也祈求奉玉旨「行瘟佈毒」的瘟神能一同乘坐王船,以遊天河的方式離去,也因此在王船的建造過程中就顯得格外重視。
東港王船使用的建材在過去是以竹架紙糊的形式製造,時間通常在該科年迎王之前的兩個月前才開始製造,且為了保持船身的神聖性及避免閒雜人等碰觸,在出廠遶境前都是謝絕參觀的,也因此顯得格外地神秘,但自從由地方造船師傅發起改為木造後,所需的工時增加,因此也都提早在大科年的前兩年就開始建造,並且在開光後,即開放陳列以供信眾的膜拜與奉獻添載物品。
值得一提的是,當地擁有傳承已久的造船技術與眾多技術熟練的造船匠師,在義務性的參與過程中,除保有傳承古意的造船匠藝外,更可以看出地方信眾全面參與,凝聚社群與無私奉獻的精神。
除了船身、船桅與船錠等主要部份外,在裝置物上,有固定於船上的王府、大公厝、浴廁與廚房等,船頭則陳列有執事牌、儀仗,象徵著王爺出巡的威儀陣容,以及水手舵工三十六軀;船尾上方置有五方帥旗,其他如小舟、工具箱、水擔、水桶、水櫃、太平斧、繩梯、大砲、蒸籠、石磨、八仙桌、太師椅、案桌、馬舍、豬舍、羊舍、雞舍、狗舍等諸項攜帶物品與船桅船帆等均暫置船體左右方,因為根據傳統習俗,一但裝載起來代表船即將啟航的意思。
秋日的午後,東港溪的流水,悠悠的流向大海,流向那曾是「仙樂悠揚,飄來王船」的大海。靜靜佇立在東隆宮廣場前的王船,在入夜後即將啟航「遊天河」去了,這一趟路是否真的如同東港人說的「上天繳旨」?還是又是那個古老傳說故事裡的「血食四方」?我無從得知,我心裡盤算的是,再等三年,我應該還會再來看王船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